Cnc Enfkea103c
* The preview only display some random pages of manuals. You can download
full content via the form below.
The preview is being generated... Please wait a
moment!
- Submitted by: 李孟謙
- File size: 4.9 MB
- File
type: application/pdf
- Words: 6,845
- Pages: 123
Report / DMCA this file
Add to bookmark
Description
CNC 車床 全系列 FANUC 0I/18T
精機程式手冊
ENFKEA103C
VICTOR TAICHUNG MACHINERY
目錄 0、 車工件步驟 ............................................................. 1 1、 座標系介紹(CNC 座標系) ....................................... 2 2、 程式的組成 ............................................................. 6 3、 M 機能:啟動一些簡單的開關動作機能.................. 7 4、 F 機能:刀具進給速度機能 .................................. 14 5、 T 機能:刀具機能................................................. 15 6、 S 機能:為控制主軸轉速機能............................... 16 6.1、周速(米速)一定.............................................. 16 6.2、轉速一定 ....................................................... 16 7、 G 機能:已被設定的許多動作方式 ....................... 17 8、 G00 快速定位 ....................................................... 19 9、 G01 直線切削 ....................................................... 20 10、 G02,G03 圓弧切削............................................. 24 11、 停留(G04)............................................................. 28 12、 公制、英制系統的轉換(G20,G21)...................... 29 13、 自動原點復歸 G28................................................ 30 14、 G32 螺紋切削 ....................................................... 31 15、 主軸攻正反牙………………...………………………32 16、 G92 螺紋自動循環切削......................................... 35 17、 G76 螺紋複循環切削 ............................................ 37 18、 G90,G94 循環切削............................................. 47 19、 G71 橫向切削複循環 ............................................ 54 20、 G70 精車切削複循環 ............................................ 56 21、 G72 縱向切削複循環 ............................................ 59 22、 成形加工複式循環(G73) ....................................... 68 23、 G74 Z 軸啄式溝槽(鑽孔)循環............................. 72
24、 G75 X 軸啄式溝槽循環 ...................................... 74 25、 副程式的使用........................................................ 75 26、 自動倒角、圓弧角 ................................................ 78 27、 圖面尺寸直接輸入(A 角度) ................................... 81 28、 G40,G41,G42 刀鼻半徑補正 ........................... 86 29、 擋料器配合 G10 機能程式範例(手動拉料) ............ 89 30、 拉料器配合 G10 程式範例 .................................... 91 V-TURN 系列(V-16,20,26,36,46 適用)
31、 攻牙程式範例........................................................ 93 32、 G92 多頭螺紋程式範例......................................... 94 33、 G76 多頭螺紋程式範例......................................... 95 34、 8 字油溝程式範例 ................................................. 96 35、 管用推拔螺紋........................................................ 97 34-1、內徑斜度牙程式範例 ................................. 100 34-2、外徑斜度牙程式範例 ................................. 101 附錄一:切削米速表................................................... 102 附錄二:螺紋切削表................................................... 103 附錄三:程式解答 ...................................................... 104
0、車工件步驟 車工件步驟: 1. 寫程式(決定哪面先車,排定刀具順序Æ圖形模擬) 2. 修軟爪 3. 校刀 4. 試車(配合程式測試 + 單節執行) 在車削工件時,有以上四大步驟必需完成,其中以程式的編寫 最為重要。 本程式手冊即針對 CNC 車床的所有程式指令及用法作一說明。 ‐‐‐‐‐‐‐‐‐gary
1
1、座標系介紹(CNC 座標系)
CNC 座 標 系
2
絕對座標
相對座標(增量)
A(X0 Z0) A(X0 Z0) B(X40.0 Z0) B(U40.0 W0.) C(X40.0 Z-20.0) C(U0. W-20.) D(X70.0 Z-20.0) D(U30. W0.) ☆絕對座標、相對座標亦可混合使用。
3
以下各題,請練習寫出每一個交點的座標。
圖(一)
圖(二)
4
以下各題,請練習寫出每一個交點的座標。
圖(三)
圖(四)
5
2、程式的組成 程式由許多指令組成,而每一個指令動作稱為一個單節。 一個單節 O0001 ; 一個單節 N1 G50 S2000 ; 一個單節 G96 S180 T0101 ; 一個單節 M03 ; 一個單節 M08 ; 例: G00 X50.0 Z5.0 ; 一個單節 --------------一個單節 M30 ; (每一行為一個單節)
單節 一個單節有一個以上的單語及 G,M,S,T,F 機能組成。 例:
G00 X50.0 Z5.0 ; 單語 單語 G01 X30.0 Z-1.0 F0.15 ; G96 S180 T0101 M03 ;
單語 一個單語由一個位址及後面的數值組成。
例:
X 50.0 ; 位址 數值 單語
位址由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位址其後面之數值意義不同。
6
3、M機能: 啟動一些簡單的開關動作機能 在數值控制機械上,常常有一些單純的開/閉(ON/OFF)動作。這 些動作皆歸類於輔助功能中。在同一節中若有兩個輔助機能以上 時,會讀後面的指令。 M指令 M00 M01 M02 M03 M04 M05 M08 M0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M17 M18 M19 M20 M21 M22 M23
○:標準機能 △:特殊機能 M指令 機 能 M24 車牙倒角有效 ○ M25 左門關 △ M26 左門開 △ M27 右門關 △ M28 右門開 △ M30 程式結束 ○ M31 連鎖解除ON ○ M32 連鎖解除OFF ○ M51 吹氣ON △ M59 吹氣OFF △ M61 校刀器手臂下降 △ M62 校刀器手臂上昇 △ M65 夾頭向內夾時可轉動 ○ M66 夾頭向外張時可轉動 ○ M70 工件計數,潤滑油解除 ○ M73 工件捕捉器伸出 △ M74 工件捕捉器退回 △ M80 送料器ON △ M89 送料器OFF △ M98 呼叫副程式 ○ M99 副程式結束 ○
機 能 程式停止 選擇性程式停止 程式結束 主軸正轉CW 主軸反轉CCW 主軸停止 冷卻液開啟 冷卻液關閉 油壓夾頭閉 油壓夾頭開 尾座心軸伸出 尾座心軸退回 尾座本體鬆開 尾座本體鎖緊 刀架正轉CW 刀架反轉CCW 主軸定位ON 主軸定位OFF 轉角檢出ON 轉刀檢出OFF 車牙倒角無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7
M00:程式停止 程式自動執行後,程式內有M00指令,執行至M00指令時,數 值控制單元將停止一切的加工指令動作(主軸停止、冷卻液關 閉、程式停止執行),按下啟動按鈕才可再執行下面的程式指令。 M01:選擇性程式停止 此一指令的功用與M00相同。但可由操作面盤上的"選擇性停止 按鍵"的開關控制此一指令是否執行。程式中如有M01指令,但 操作面盤上的"選擇性停止按鍵"開關未開啟時,程式並不會在 M01處停止。 M02:程式結束 表示加工程式結束,此時數值單元各數值皆清除還原,若在記 憶操作狀態下,數值控制器內程式設定為留在最後一個指令。 當按下”啟動開關”後,程式會由第一個指令單元執行起,所以 在程式製作上必須記得在程式結束前加入M02指令。 M03:主軸正轉 主軸逆時針方向旋轉。 M03
M04
M04:主軸逆轉 主軸順時針方向旋轉。 M05:主軸停止 主軸停止旋轉指令。在主軸正反轉變換時一定要加上此指令, 否則無法執行。 M08:冷卻液開啟 控制切削液的噴出。 M09:冷卻液關閉 停止切削液的噴出。 8
M10:油壓夾頭 閉 控制油壓夾頭夾持方向。 M11:油壓夾頭 開 控制油壓夾頭夾持方向。 M12:尾座心軸伸出 M13:尾座心軸退回 M14:尾座本體鬆開 尾座前進之前,必須先用M14將尾座本體鬆開,到達定位後用 M15指令,將尾座本體與床台固緊。 M15:尾座本體鎖緊 到達定位後用M15指令,將尾座本體與床台固緊。 PS:以手動方式移動尾座則不須要此指令。 要使用M14、M15時,X軸必須在機械原點的位置才有效。 M17:刀架正轉 CW 程式中是就近選刀,如需刀架正轉時可使用M17指令。 M18:刀架反轉 CCW 程式中是就近選刀,如需刀架反轉時可使用M18指令。 M19:主軸定位 ON 主軸定位指令執行。 M20:主軸定位 OFF 主軸定位指令解除。
9
M21:轉角檢出 ON (在等待機械完全停止後執行下一單節移動指令) 通常程式在切削進給時,在兩個單節連續執行之間機械不停 止,轉角處較易切削成圓角。用M21指令可以控制刀具在完全 完成前一單節之動作後,才繼續進行下一單節。因此,可避免 轉角處切削成圓角之現象。
轉角處切削成圓角圖式如下:
M22:轉角檢出 OFF(不等待機械完全停止後執行下一單節移動指令) M23:車牙倒角無效 在螺紋循環切削G92中,M23指令使倒角無效;M24指令使倒 角有效。倒角量設定於參數NO:109的THDCH。倒角通常稍 小於45度。
10
α
α
M24:車牙倒角有效 在螺紋循環切削G92中,M23指令使倒角無效;M24指令使倒 角有效。倒角量設定於參數NO:109的THDCH。倒角通常稍 小於45度。
M25:自動門左門關 在有安裝自動門時,M25使左門關。 M26:自動門左門開 在有安裝自動門時,M26使左門開 M27:自動門右門關(特殊機能) 在有安裝自動門時,M27使右門關。 M28:自動門右門開(特殊機能) 在有安裝自動門時,M28使右門開。 M30:程式結束 相當於M02指令。程式終了,並將游標回復到程式開始位置。 M31:連鎖解除 ON 通常油壓夾頭未夾緊工件時,主軸有連鎖保護不能旋轉。用 M31指令時在油壓夾頭未夾緊時,主軸連鎖保護解除,主軸可 在油壓夾頭未夾緊時旋轉。 警告:若非有特殊情況下,請勿使用此指令,以免發生危險! M32:連鎖解除 OFF 用M32回到主軸有連鎖保護狀態。 M51:吹氣ON(特殊機能) 有安裝吹氣裝置時有效。 11
M59:吹氣OFF(特殊機能) 有安裝吹氣裝置時有效。 M61:校刀器手臂下降(特殊機能) 有安裝自動校刀裝置時,M61指令將手臂下降。 M62:校刀器手臂上升(特殊機能) 有安裝自動校刀裝置時,M62指令將手臂上升。
M65:主軸側(副主軸側)夾頭向內夾持時可轉動 ( M165 )將模式選擇轉至手動輸入,按 PROG 程式鍵,按 [MDI],程式保護鍵轉至 ”編輯 ”,按M65( M165 ), EOB , INSERT ,按程式“啟動”鍵,則夾頭向內夾持時才可轉動。 M66:主軸側(副主軸側)夾頭向外夾持時可轉動 (M166) 將 模 式 選 擇 轉 至 手 動 輸 入 , 按 PROG 程 式 鍵 , 按 [MDI],程式保護鍵轉至 ”編輯 ”,按M66( M166 ), EOB , INSERT ,按程式“啟動”鍵,則夾頭向外夾持時才可轉動。 M70:工件計數、潤滑油檢查 通常每次執行M30後,工件計數器會自動進一,若有ERROR 3 時則不能再執行程式。在使用自動送料器時,以M70指令代替 M30指令,在完成一件工件時,使計數器進一,並作潤滑油檢 查。 M73:工件捕捉器伸出(特殊機能) 有安裝工件捕捉器裝置時,M73指令使工件捕捉器伸出。 M74:工件捕捉器退回(特殊機能) 有安裝工件捕捉器裝置時,M74指令使工件捕捉器退回。
12
M80:送料器ON(特殊機能) 有安裝送料器裝置時,M80指令作殘材檢出的動作。 M89:送料器OFF(特殊機能) 有安裝送料器裝置時,M89指令取消殘材檢出的動作。 M98:呼叫副程式 數值控制器的控制軟體有呼叫副程式的功能,而以M98指令代 表副程式的呼叫。 M99:副程式結束 以 M98 指令呼叫副程式的數值控制器中,當副程式執行完畢 後,程式最後必需以M99指令來表示副程式結束,使程式回至 主程式中。
13
4、F 機能: 刀具進給速度機能 G98→每分鐘進刀量(MM/分) 例: G98 G01 Z-10.0 F100 ; ↓ 車刀每分鐘移動 100MM G99→每轉進刀量(MM/轉) 例: G99 G01 Z-10.0 F0.2 ; ↓ 車刀每轉移動 0.2MM
14
5、T 機能: 刀具機能 T XX XX ↓ ↓ 1.刀具號碼 磨耗補正位置 2.形狀補正位置 例: T0101 → 選擇 1 號刀具,1 號形狀補正位置,1 號磨耗補正位置 T0115 → 選擇 1 號刀具,1 號形狀補正位置,15 號磨耗補正位置。
15
6、S 機能: 為控制主軸轉速機能 6.1、周速(米速)一定 G50 S1500 ↓ ↓ 最高轉速設定 轉速 ↓ 防止工件因主軸轉速太快而產生危險(如飛出來) G96 ↓ 周速一定 ↓ 轉速隨直徑大小改變 ↓ 使用在車削範圍直徑變化較大
S200 ↓ 切削米數
電腦計算轉速公式 ↓ 1,0 0 0 × V ( 切 削 米 數 ) S(轉速) = 3 .1 4 1 6 × D ( 切 削 直 徑 ) 6.2、轉速一定 G97 S1000 ↓ ↓ 轉速一定 實際轉速 ↓ 轉速不隨直徑大小改變 ↓ 使用在車削範圍直徑變化較小及車牙
16
7、G機能: 已被設定的許多動作方式 G機能又稱準備機能,不同的指令代表不同的動作方 式,以下就CNC車床所用的G機能做一簡要說明: 常用G指令表(G G 指令 ▼G00 G01 G02 G03 G04 G09 G10 G27 G28 G32 ▼G40 G41 G42 G70 G71 G72 G73 G74 G75 G76 G90 G92 G94 G50 G98 ▼G99 G96 ▼G97
組
群 01 01 01 01 00 00 00 00 01 07 07 07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5 05 02 02
CODE
A)
機 能 快速機能 直線切削 圓弧切削(順時針方向) 圓弧切削(逆時針方向) 停留 確實定位 資料輸入 機械原點復歸核對 自動機械原點復歸 螺紋切削 刀鼻半徑補正取消 刀鼻半徑補正偏左 刀鼻半徑補正偏右 精車削加工循環 橫向切削複循環 縱向切削複循環 成型加工複循環 Z軸啄式鑽孔(溝槽循環) X軸方向溝槽切削循環 螺紋複循環切削 外徑自動循環切削 螺紋自動循環切削 端面自動循環切削 工作物座標系設定/最高轉速設定 每分鐘進刀量(mm/min) 每轉進刀量(mm/rev) 週速一定機能 轉速一定機能
17
註:(1).有標記” ▼”行號的指令(CODE)為開機時即己被 設定的指令。 (2).屬於”00群組”的G碼沒有連續性,它們之指令只 能在一個單節有作用。 (3).一個單節上可使用若干不同組群的G指令,若使 用一個以上同組群的 G 指令則游標會停在此單 節而不動作。
18
8、G00 快速定位 想要從現在的位置點(起點),快速移動到下一個位 置點(終點)時使用。 當接到 G00 指令時,刀具將從現在位置點快速移動到 下一個指令點。 格式: G00 X Z 終點座標
;
例如 A 點移動到 C 點 指令如下(可單軸及雙軸移動):
(單軸移動) X100.0 Z50.0; A 點 G00 X50.0;(移動 X 軸) A 點→B 點 Z25.0;(移動 Z 軸) B 點→C 點 (雙軸移動) X100.0 Z50.0; ---A 點 G00 X50.0 Z25.0; A 點→C 點 註: * G00 與 M,S,T 可共同執行。 * G00 可連續執行,下一個單節可以省略,不必再寫。 19
9、G01 直線切削 從現在的位置點,以給予的進給率"F"速度移動到下一個 位置點,G01 可加工兩點間為直線的外徑,內徑,端面, 斜度,倒 C 角,插溝槽等。 指令格式: G01
X
Z X 軸 終 點 座 標
F Z 軸 終 點 座 標
刀 具 進 給 率
O0001; H 點座標(X100.0,Z50.0) N1 G50 S2000; A 點座標(X30.0,Z5.0) G00 G96 S200 T0101; B 點座標(X30.0,Z0) M03; C 點座標(X30.0,Z-30.0) M08; D 點座標(X60.0,Z-30.0) G00 X30.0 Z5.0;----------------------HÆA G01 Z-30.0 F0.15;----AÆC X60.0;--------------CÆD G00 X100.0 Z50.0;---DÆH M30; * G01 可延續上一個單節執行,不需要再寫一次。 * 此單節 X30.0 及 F0.15 不需要寫,可續上一單節。 20
請寫以下各題的精車程式。
圖(五)
21
請寫以下各題的精車程式。
圖(六)
22
請寫以下各題的精車程式。
圖(七)
23
10、G02,G03 圓弧切削 G02 依切削路徑順時針方向 G03 依切削路徑逆時針方向 指令格式: G02 X G03 X
Z Z X 軸 終 點 座 標
R R Z 軸 終 點 座 標
F F 圓 弧 半 徑
刀 具 進 給 速 率
切削程式: 圓弧終點(X15.0,Z-5.0)
(G 03 )
單邊5
向 方 削
直徑10
切
C
A
B
圓弧起點(X5.0,Z0)
(X0,Z0)
圓弧終點(X15.0,Z-10.0)
C
) 02 (G
單邊5
向
直徑10
方 削 切
D
B
A
(X0,Z0) 圓弧起點(X5.0,Z-5.0)
24
O0001; G50 S2000; G00 G96 S200 T0101; M03; M08; X5.0 Z5.0;-------------------A G01 Z0 F0.2;---------------A→B G03 X15.0 Z-5.0 R5.0;--B→C G00 X100.0 Z100.0;-----退刀 M30;
O0001; G50 S2000; G00 G96 S200 T0101; M03; M08; X5.0 Z5.0;------------------A G01 Z-5.0 F0.2;-----------A→B G02 X15.0 Z-10.0 R5.0;B→C G01 X20.0;-----------------C→D G00 X100.0 Z100.0;-----退刀 M30;
請練習以下各題,寫出精車程式。
圖(八)
25
請練習以下各題,寫出精車程式。
圖(九)
26
請練習以下各題,寫出精車程式。
圖(十)
27
11、停留(G04) 指令系統: G04 X * G04 U *或 G04 P * 本指令最主要的功用在於切溝或是鑽孔時要將切屑弄 斷,以利切削工作繼續進行,或是在加工凹槽底部以 此機能來使刀具進給暫停,使凹槽底部能去除未切齊 的部份。 例:凹槽切削 在凹槽底部以 G04 機能產生片刻的暫停來消除邊邊 上未切齊的部份。
如要程式停留切削 2.5 秒,可以如下指令: 公制 0.001 ㎜輸入 G04 P2500*或 G04 U2.5*或 G04 X2.5* 英制 0.0001inch 輸入 G04 P25000*或 G04 U2.5*或 G04 X2.5* 最大的暫停時間: 增量系統( incremental system )最大指令暫停時間 公制 0.001 ㎜輸入 英制 0.0001inch 輸入
9999.999 999.9999
註:(1)使用 P 不能有小數點。 (2)G04 機能只在單一單節的指令有作用。 (3)暫停時間依經驗公式為:t = 1.5÷(rpm÷60) = 秒 28
12、公制、英制系統的轉換( G20,G21 ) 單位系統 英吋 毫米
G 暗碼 G20 G21
最小輸入增量值 0.0001inch 0.001 ㎜
在工作物座標系統設定以前,此兩者之一的 G 機能要先自我 設定。依據此二 G 機能有如下的變化: (1)F 的進刀指令。 (2)位置座標的顯示。 (3)補正值。 (4)手動脈波產生器上每格的單位值。 (5)增量進刀所移動的距離。 (6)G96 控制的速度改變為 in/min。 (註 1)電源開啟時,G 機能保持著電源開關時的狀態。 (註 2)依據 G20 或 G21 的指令選擇來設定公制或英制的資料輸 入。 (註 3)在程式的過程中,G20 和 G21 均不能隨意改變。 (註 4)當機器和程式兩方面的單位系統使用不一致時,其最大 的轉變誤差為最小指令增量的一半。此誤差不累積。
29
13、自動原點復歸 G28 G28 X(U)
Z(W)
*
此指令對指定軸原點提供一自動復歸,此指令乃使刀具 Z 這中間點而快速到達原點。 經過 X 假如機械未鎖定( machine lock ),G28 單節機能乃以快 速的經過中間點到達指定軸的原點,並使原點復歸 LED 點亮。 此經過中間點到達原點的快速定位,相當於以 G00 實 施位移定位。 通常,刀具補正需先消失,再實施自動原點復歸。 ☆一般程式中要用到自動原點復歸,都用增量的表示方法: G28 U0 W0
30
14、G32 螺紋切削 使用此機能可切削直線螺紋、斜面螺紋、端面螺紋等… X:X 軸牙長度座標 直線螺紋 Z F 斜面螺紋 X Z Z:Z 軸牙長度座標 指令格式: F F:螺紋導程 端面螺紋 X F
動作方式 1 X 軸 G00 快速下降到車削深度 2 Z 軸 G32 車牙車到牙長度 3 G00 快速退刀至 X35.0 4 G00 快速退刀至 Z5.0
31
O0001; G00 G97 S1000 T0101; M03; M08; G00 X35.0 Z5.0; X29.1;-------------------1 G32 Z-24.0 F2.0;-----------2 G00 X35.0;-------------------3 Z5.0;----------------------4 X28.5;--------------------1 G32 Z-24.0;------------------2 G00 X35.0;-------------------3 Z5.0;----------------------4 X27.9;--------------------1 G32 Z-24.0;------------------2 G00 X35.0;------------------ 3 Z5.0;--------------------- 4 X27.5;------------------- 1 G32 Z-24.0;----------------- 2 G00 X35.0;------------------ 3 Z5.0;---------------------4 X27.402;----------------1 G32 Z-24.0;------------------2 G00 X35.0;-------------------3 Z5.0;--------------------- 4 X100.0 Z100.0; M30;
15.主軸攻正反牙 目的: 主軸攻正,反牙, 主軸剛性攻正,反牙, 整合 1.參數 (必須先具備主軸攻牙及主軸剛性攻牙機能 如技術通報 TN-0030) PAR NO.5112=3 主軸攻牙循環正轉 M 碼 5113=4 主軸攻牙循環反轉 M 碼 5200.0=1 剛性攻牙用 G84 機能 =0 剛性攻牙用 PAR NO.5210=29 M29 M 碼 4000.0=0 剛性攻牙主軸與主軸馬達方向設定相同 =1 剛性攻牙主軸與主軸馬達方向設定不同 參數組合 機能 程式 參數 主軸攻牙正牙
M3+G84
主軸攻牙反牙
M4+G84
主軸剛性攻牙正牙
G84
4000.0=0
5200.0=1
M29+G84
4000.0=0
G84
4000.0=1
5200.0=0 5210=29 5200.0=1
M29+G84
4000.0=1
主軸剛性攻牙反牙 (適用內藏式主軸)
5112=3 5113=4 5112=4 5113=3
以上參數只有對攻牙有作用
32
5200.0=0 5210=29
2.攻牙規格 M10*P1.5 RPM=400 S400*P1.5=F600 min/mm 3.程式(參數組合) 主軸攻牙正牙 PAR NO. 5200.0=0 5112=3 5113=4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M3 X0Z5.M8 G84Z-20.R0F600 G80G0X100.Z50.M9 G99M5 M30
主軸攻牙反牙 PAR NO. 5200.0=0 5112=4 5113=3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M4 X0Z5.M8 G84Z-20.R0F600 G80G0X100.Z50.M9 G99M5 M30
主軸剛性攻牙正牙 PAR NO. 4000.0=0 5200.0=0 5210=29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 X0Z5.M8 M29S400 G84Z-20.R0F600 G80G0X100.Z50.M9 G99M5 M30 用參數組合或用 MACRO 程式 O7001 亦可以完成 4.MACRO 程式 % O7001 IF[#4113EQ3]GOTO100 IF[#4113EQ4]GOTO200 GOTO300 N100G10L50 N5112R3 N5113R4 N4000P1R00000100 G11 GOTO300 N200G10L50 N5112R4 N5113R3 N4000P1R00000101 G11 N300M99 %
33
主軸剛性攻牙反牙 PAR NO. 4000.0=1 5200.0=0 5210=29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 X0Z5.M8 M29S400 G84Z-20.R0F600 G99G80G0X100.Z50.M9 G99M5 M30
5. 攻牙程式(運用 MACRO 程式 O7001) 主軸攻牙正牙 主軸攻牙反牙 PAR NO.5200.0=0 PAR NO.5200.0=0 O7000G80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M3 G97S400M4 (用 M3 判別參數) (用 M4 判別參數) G65P7001 G65P7001 (用程式改參數) (用程式改參數) X0Z5.M8 X0Z5.M8 G84Z-20.R0F600 G84Z-20.R0F600 G80G0X100.Z50.M9 G80G0X100.Z50.M9 G99M5 G99M5 M30 M30
主軸剛性攻牙正牙 PAR NO.5200.0=1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M3 (用 M3 判別參數) G65P7001 (用程式改參數) X0Z5.M8 G84Z-20.R0F600 G80G0X100.Z50.M9 G99M5 M30
34
主軸剛性攻牙反牙 PAR NO.5200.0=1 O7000G80 N1G98G80G0T1010 G97S400M4 (用 M4 判別參數) G65P7001 (用程式改參數) X0Z5.M8 G84Z-20.R0F600 G99G80G0X100.Z50.M9 G99M5 M30
16、G92 螺紋自動循環切削 用以下指令指定斜度螺紋切削循環 G92X(U)
Z(W)
R
F
;
↖ 指定導程(L)
下圖,以 G92 指令車削。寫法如下: O0001 G0 G97 S1000 T0101 M3; M8; X35.0 Z5.0; G92 X29.1 Z-24. F2.0; X28.5; X27.9; X27.5; X27.402; G0 X100. Z100.; M30;
35
☆斜面上牙的車法 例:
大徑 小徑 斜度差 R =
(5 0 − 4 8 ) / 2 1 0 牙長
×( 10 + 5 )= 1.5 牙 安全 長 距離
R(I)值的定義:牙刀起點到終點的半徑差。 格式: G92 X Z R F 節距 斜度差=1.5(半徑值) 車牙長度 第一刀深度
G00 X52.0 Z5.0; G92 X49.2 Z-10.0 R-1.5 F1.5; X48.6; X48.2; X48.04; G00 X200.0 Z100.0; M30 36
外徑 R 值為負 內徑 R 值為正
17、G76 螺紋複循環切削 用 G76 指令的螺紋切削循環如下所示。 (切削方法的詳細說明)
(切削方法的詳細說明)
G76 P(m)(r)(a)Q(Δd min)R(d) ; 37
G76 X(u) Z(w) R(i) P(k) Q(Δd) F(f) ; m: 精加工重覆次數(1 至 99)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在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個值 也可用參數(NO.0723)指定,參數是用程式指定變更。 r: 倒角量 用 l 表示螺紋導程時,l 的值可用 0.1 l 單位(從 00 到 99 的 2 位數碼)(設定為 0.0 l 至 9.9 l 的 2 位數碼)設定為 0.0 l 至 9.9 l。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在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個值 也可用參數(NO.0109)指定,參數是用程式變更。 a: 刀尖角度 可選擇 80°、60°、55°、30°、29°、0°之一,用 2 位數指 定。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在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個值 也可用參數(NO.0724)指定,參數是用程式變更。 m,r 及 a 時用位址 p 指定。 (範例) m=2,r=1.2 l,a=60°時,如下所示指定。 P 02 12 60 a r m Δd min: 最小切削深度(半徑值) 一次切削深度(Δd n -Δd n − 1 )小於Δd min 時,切削 深度限制在這個值。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直到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個 值也可用參數(NO.0726)指定,參數是用程式指令變更。 d: 精車預留量(半徑值) i: 螺紋部份的半徑差 如果 i = 0,可作一般直線螺紋切削。 k: 螺紋高度 這個值在 X 軸方向用半徑值指定。 Δd: 第一次的切削深度(半徑值) 38
f: 螺紋導程(與 G32 相同) 註一: 用位址 P、Q 及 R 指定資料的意義,用現在的 X(U) 及 Z(W)決定。 註二: 循環加工用 X(U)及 Z(W)指定的 G76 指定執行。 用本循環執行單邊切削,減少刀尖的負荷。切削深度 第一次路徑是Δd,第 n 次路徑是Δd n ,每次循環 的切削量保持一定。 對應各位址的正負號考慮四種對稱形式。可作內部螺 紋切削。 在上圖,用位址 F 指定 C 及 D 間的進給率,在其它路 徑是快速進給。在上圖形的增量尺寸正負號如下: U,W:負(用刀具路徑 AC 及 CD 的方向決定) R:負(用刀具路徑 AC 的方向決定) P:正(常正) Q:正(常正) 複式螺紋切削循環(G76)的程式範例
39
G76 P011060 Q100 R200 ; G76 X60640 Z25000 P3680 Q1800 F6.0 ;
40
註解一:G32、G76、G92 車牙命令的使用時機 G32 ― 多段牙,油溝,中央車牙,端面牙 G76 ― 粗牙,梯形牙,會振刀的牙 G92 ― 平常牙 註解二:
1.
2.
車牙時轉速的決定: S × P < 4000 ↓ ↓ 轉速 螺距 不完整螺紋螺距可以下面公式來計算: L1 =
S× P S× P ( -1-㏑ a )≒ 400 1800
L2 =
S× P 1800
(當 a = 0.005)
L 1 ,L 2 = 不完整螺紋(mm , inch) S = 主軸轉速(rpm) P = 螺距(mm , inch) (註):伺服單位的時間常數為 T = 0.033 a 是表示一螺紋的容許誤差,依據此項誤差,-1-㏑ a 的 值,現列表如下: 41
-1-㏑ a 4.298 3.605 3.200 2.912
a 0.005 0.01 0.015 0.02
例題:螺紋外徑 30ψ,螺距 = 2 ㎜,材質 = S45C (1) 決定主軸轉速(S) 從公式:S = 4000 =
P
4000 = 2000 (R.P.M) 2
螺距 2 ㎜的螺紋可以 2000r.p.m 以下的主軸轉速來車製。 從切削速度:假設材料的切削米速為 100m/min 100 × 1000 則 S = V × 1000 = ≒1000 (R.P.M.) 3 .1 4 × 30 π× D 即在主軸轉速為 1000r.p.m,執行螺紋切削 (2) 計算出不完整螺紋螺距 L 1 和 L 2
1000 × 2 = 5 (㎜) 400
L1 =
S× P 400
L2 =
1000 × 2 S× P = = 1 (㎜) 1800 1800
=
在實際情況下,L 1 和 L 2 要比計算值還大。 L1 = 6 ㎜ L2 = 2 ㎜
42
練習: 以下例題,請以 G92、G76 指令寫車牙程式。
圖(十一)
43
以下例題,請以 G92、G76 指令寫車牙程式。
圖(十二)
44
以下例題,請以 G92、G76 指令寫車牙程式。
圖(十三)
45
以下各題,請以 G92、G76 指令寫車牙程式。
圖(十四)
46
18、G90,G94 循環切削 外徑/內徑切削循環 (1) 在以下指令指定直線切削循環 G90X(U) Z(W) F
;
在增量程式製作,位址 U 及 W 後數值的正負符號依照 路徑 1 及 2 的方向而定。在以上範例,U 及 W 是負號。在 單節模式,只按一次起動按鈕就可執行操作 1、2、3、4。 (2) 用以下指令指定斜度切削循環 G90X(u) Z(w) R F ;
在增量程式製作,位址 U、W 及 R 後數值的正負號及 47
刀具路徑間的關係如下。 (1) U<0,W<0,R<0
(2) U>0,W<0,R>0
(3) U<0,W<0,R>0 at |R|≦|U/2|
(4) U>0,W<0,R<0 at |R|≦|U/2|
(3)用以下指令指定端面切削循環 G94X(U) Z(W) F
48
;
在增量程式製作,位址 U 及 W 後數值的正負符號依照 路徑 1 及 2 的方向而定。即是,如果路徑的方向在 Z 軸是負 方向,W 的值是負。在單節模式,只按一次起動按鈕就可執 行操作 1、2、3、4。 (4)用以下指令指定斜度端面切削循環 G94X(U) Z(W) R F ;
在增量程式製作,位址 U、W 及 R 後數值的正負符號 及刀具路徑間的關係如下。 (1) U<0,W<0,R<0
(2) U>0,W<0,R>0
(3) U<0,W<0,R>0 at |R|≦|W|
(4) U>0,W<0,R<0 at |R|≦|W|
49
註一: 因為在固定循環中 X(U),Z(W)及 R 的資料在 G90、 G92、G94 是共用的持續值,如果 X(U)、Z(W)或 R 不重新指令,前面指定的資料有效,即在以下範例當 X 軸的移動量不變時,可只用 X 軸的移動指令重覆固 定循環。 (範例)
上圖的循環用以下程式執行。 (直徑程式製作) N 030 G 90 U-8000 W-66000 F 400 ; N 031 U-16000 ; N 032 U-24000 ; N 033 U-32000 ; 註二: 可用以下三種方式執行: (1) 如果在固定循環指定後的單節指定一個 EOB 或零 移動指令,會重覆這個固定循環。 (2) 在 MDI 模式指定固定循環,在單節結束後按起動 按鈕,將會執行與前一個固定循環相同的固定循 環。 (3) 在固定循環模式中如果這樣不方便,如以下程式 範例,(指定 G00 或 G01)暫時取消固定循環。M、 S、T 執行結束後,再度指令固定循環。 (範例) N003T0101 ; . . N010 G90 X20000 Z10000 F200 ; N011 G00 T0202 ; N012 G90 X20500 Z10000 ; 50
固定循環的使用方法 依照素材及製品的形狀選擇適當的固定循環 (1)直線切削循環 (2)斜度切削循環
(3)端面切削循環
(4)端面斜度切削循環
51
練習: 以下各題,請以 G90、G94 指令寫程式。
圖(十五)
52
以下各題,請以 G90、G94 指令寫程式。
圖(十六)
53
19、G71 橫向切削複循環 用途: 使用在粗車削量較多時,內外徑皆可使用。
指令格式:
G71
U(d) 每︵ 次半 進徑 刀值 量︶
G71
P(p) 開 始 循 環 單 節 序 號
U
R(r) 每 ︵ ︵ 次 無 半 切 正 徑 削 負 值 退 號 ︶ 刀 ︶ 量 Q(q) 結 束 循 環 單 節 序 號
U(u) X ︵ 精 直 車 徑 預 值 留 , 量 有 正 負 號 ︶ U
W(w) Z 精 車 預 留 量
F(f) 刀 具 切 削 進 給 量
程式例: O0001; G50 S2000; G00 G96 S180 T0101; M03; M08; 循環起點 一般為粗胚直徑以上 X62.0 Z5.0; G71 U3.0 R1.0; 此工件粗胚為ψ60 G71 P101 Q102 U0.3 W0.1 F0.2; N101 G00 X30.0; 精車路徑指令 G01 Z-15.0 F0.15; N102 X60.0 Z-30.0; G00 X200.0 Z100.0; M30; 註: * 在循環開始單節中只允許 G00 X 軸移動不能有 Z 軸移動指令。 例如(對) N101 G00 X30.0; (錯) N101 G00 X30.0 Z0; (錯) N101 G01 Z0.0; * 開始單節 N101 結束單節 N102 之中為工件之外形尺寸指令。 54
O0001 ; N1 G50 S2000 ; G00 G96 S180 T0101 ; M03 ; M08 ; X65.0 Z0 ; G01 X-2.0 F0.2 ; G00 Z1.0 X62.0 ; G71 U2.5 R1.0 ; G71 P101 Q102 U0.3 W0.1 F0.2 ; N101 G00 X20.0 ; G01 Z-20.0 F0.15; 精車路徑 X40.0 Z-35.0 ; Z-50.0 ; N102 X60.0 ; G00 X100.0 Z50.0 ; M01 ; 55
快速移動 HH―→A 直線切削,端面 A―→B 快速移動 B―→C 循環起點 橫向切削複循環 快速移動 C―→Y 直線切削 Y―→Z 直線切削 Z―→AA 直線切削 AA―→N 直線切削 N―→BB 快速移動 C―→HH
20、G70 精車切削複循環 用途: 使用在 G71,G72,G73 粗車削複循環之後的精 車削 G70 P(p) Q(q) 指令格式 結 開 束 始 循 循 環 環 單 單 節 節 序 序 號 號
執行 N101
執行到結束單節 會跳回
後會自動搜尋 這個單節
G70
程式例: O0001; G50 S2000; G00 G96 S180 T0101; M03; M08; 循環起點 一般為粗胚直徑以上 X62.0 Z5.0; G71 U3.0 R1.0; 此工件粗材為ψ60 G71 P101 Q102 U0.3 W0.1 F0.2 ; N101 G00 X30.0; 精車削路徑 G01 Z-15.0 F0.15; N102 X60.0 Z-30.0; G00 X200.0 Z100.0; M01; N2 G50 S2000; G00 G96 S200 T0202; M03; N102 M08; X62.0 Z5.0; 同粗車循環起點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 M30; 56
註:* G00 快速移動。 * G01 直線切削。 *程式中有 G71,G72,G73 才可以使用 G70。 *精車削結束後自動退回循環起點。
57
練習: 以下各題,請以 G70、G71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十七)
58
以下各題,請以 G70、G71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十八)
59
以下各題,請以 G70、G71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十九)
60
以下各題,請以 G70、G71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二十)
61
以下各題,請以 G70、G71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二十一)
62
以下各題,請以 G70、G71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二十二)
63
21、G72 縱向切削複循環 用途:使用在端面(縱向)粗車削量較多時。 指令格式: G72 W(d) 每 次 進 刀 量 G72
P(p) 開 始 循 環 單 節 序 號
R(r) 每︵ 次無 切正 削負 退號 刀︶ 量 Q(q) U(u) W(w) F(f) X︵ Z 結 刀 精 精 束 直 具 車徑 車 循 切 預值 預 環 削 留有 留 單 進 量正 量 節 給 序 量 負 號 號 ︶
程式例: O0001; G50 S2000; G00 G96 S180 T0101; M03; M08; 循環起點 一般為端面最長點 X65.0 Z0; G72 W2.0 R1.0; G72 P101 Q102 U0.3 W0.1 F0.2; N101 G00 Z-8.0; 精車路徑指令 G01 X60.0; X30.0 Z-3.0; N102 Z0; G00 X200.0 Z100.0; M30;
64
註: * 在循環開始單節中只允許 G00 Z 軸移動不能有 X 軸及 G01 指令。 例如(對) N101 G00 Z-8.0 (錯) N101 G00 X60.0 Z-8.0 (錯) N101 G00 X60.0 * 開始單節 N101 結束單節 N102 之中為工件之外形尺寸 指令。
65
練習: 以下各題,請以 G72、G70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二十三)
66
以下各題,請以 G72、G70 指令寫粗車及精車程式。
圖(二十四)
67
22、成形加工複式循環(G73) 本機能用於重覆切削一個逐漸變換的固定形式。用本切 削循環,可有效的切削一個用粗加工,鍛造或鑄造等方式已 經加工成形的工件。 程式指令的型式如下: A→A'→B ∆
∆
∆
∆
∆
∆
∆
∆
G73 U(Δi)W(Δk)R(d) ; G73 P(ns)Q(nf)U(Δu)W(Δw)F(f)S(s)T(t) ; N(ns)………… …………… 沿 A→A'→B 的指令在序號 "ns" 及"nf" 間的單節指定。 N(nf)………… 68
Δi: X 軸方向逃離距離及方向(半徑指定)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直到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 個值也可用參數(NO.0719)指定,參數是用程式指令變 更。 Δk: Z 軸方向逃離及方向。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直到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 個值也可用參數(NO.0720)指定,參數是用程式指令變 更。 d: 分割次數 這個值與粗加工重覆次數相同。 本指定是狀態指定,直到另一個值指定前不會變更。這 個值也可用參數(NO.0721)指定,參數是用程式指令變 更。 ns : 精加工形狀程式第一個單節的序號。 nf : 精加工形狀程式最後一個單節的序號。 Δu: X 方向精加工預留量。(直徑/半徑指定) Δw: Z 方向精加工預留量。 f,s,t:序號"ns"及"nf"間單節包含的任何 F,S,T 機能都被 忽略,在 G73 單節指定的 F,S,T 機能有效。 註一:用位址 U 及 W 分別指定的值Δi 及Δk 或Δu 及Δw,它 們的意義用 G73 單節位址 P 及 Q 的指定決定。 註二:循環加工用 P 及 Q 指定的 G73 指令執行。 考慮四種切削型式。注意Δu,Δw,Δk 及Δi 的正負號。 當加工循環結束時,刀具回到 A 點。
69
複式循環(G70、G73)的程式範例
70
O0001; G50 S1200 ; G00 G96 S180 T0101 M03 ; X220.0 Z260.0 ; G73 U14. W14. R3 ; G73 P101 Q102 U0.4 W0.1 F0.3 ; N101 G00 X80. Z1. ; G01 Z-20. F0.15 ; X120. Z-30. ; Z-50. ; G02 X160. Z-70. R20. ; N102 G01 X180. Z-80. ; G70 P101 Q102 ; G00 X250. Z100. ; M30 ;
71
23、G74 Z 軸啄式溝槽(鑽孔)循環 使用在鑽孔及端面方向寬大溝槽加工,切削時可作啄式 切削進退刀達到斷層效果。 指令格式: G74 R 退刀量
G74 X
Z X 終 點 座 標
P Z 終 點 座 標
鑽 孔 此 值 不 用
Q X 方 向 每 次 切 削 移 動 量
︵ 半 徑 值 不 需 正 負 號 ︶
程式範例:
O1000; G50 S2000 M08; G00 G96 S100 T0303 M03; X110.0 Z3.0; G74 R1.0; G74 X46.0 Z-25.0 P7000 Q10000 F0.12; G00 X200.0 Z50.0; M30; 72
F Z 方 向 每 次 切 削 深 度
︵ 不 需 正 負 號 ︶
刀 具 切 削 進 給 速 率
啄式鑽孔 循環起點
啄式鑽孔程式範例 O0001; G00 G97 S600 T0505; M03; M08; 啄式鑽孔 X0. Z5.0; 循環起點 G74 R2.0; G74 Z-25.0 Q5000 F0.1; G00 X200.0 Z100.0; M30; 深孔鑽 範例 2 O0001; G00 G97 S600 T0505; M03; M08; 啄式鑽孔循環起點 X0. Z5.0; G83 Z-25.0 Q5000 F0.1; G00 X200.0 Z100.0; M30;
註:* 程式中的 P,Q 不能寫小數點。 * 鑽孔時 P 值不需要寫。 * 每鑽一個深度 Q 即退一個 R。再鑽時從 R 點開始鑽, 一直鑽到終點才退回起點。 73
24、G75 X 軸啄式溝槽循環 使用在寬大溝槽加工,切削時可作啄式切削進退刀達到 斷屑效果。 指令格式: G75 R 退刀量
G75 X
Z X 終 點 座 標
P Z 終 點 座 標
Q X 方 向 每 次 切 削 深 度
︵ 半 徑 值 不 需 正 負 號 ︶
F Z 方 向 每 次 切 削 移 動 量
︵ 不 需 正 負 號 ︶
刀 具 切 削 進 給 速 率
範例:
O0001; G50 S1000; G00 G96 S100 T0303; M03; M08; X55.0 Z-16.0; G75 R1.0; G75 X30.0 Z-40.0 P1000 Q5000 F0.1; G00 X200.0 Z100.0; M30;
註:* 程式中的 P,Q 不能寫小數點。 * 每切一個深度 P 即退一個 R。再切時從 R 點開始切, 一直切到終點才退回起點。 74
25、副程式之使用 當一個程式含某種固定的順序,屢次有重覆的模式,這 些順序和模式可以輸入記憶中成為副程式,這樣可以自 動指令暗碼呼叫出來,一副程式亦可呼叫另一副程式。 副程式被主程式呼叫可作為單迴路副程式呼叫,亦可作 為雙迴路副程式呼叫,如下所示! 主程式(記憶)
副程式 A
呼叫副程式 A
呼叫副程式 B
回歸
副程式 B
回歸
一呼叫指令可重覆的呼叫同一副程式 999 次。 1.副程式的製作( Preparation of Subprogram ) 一副程式如下的範圍: O( : )**** ; ········; ········; M99 ; 在副程式的開端其代表副程式的號碼放在"O"(EIA)或 ":"(ISO)。副程式結束指令"M99"不需在單節中單獨指令。 例 X··········M99 ;
75
2.副程式的執行( Execution of Subprogram ) 副程式乃由主程式或另一副程式的呼叫來執行。 副程式由以下範式來呼叫: M98 P000 0000 副程式號碼 副程式被呼叫的次數 當重覆次數被省略時,副程式僅被呼叫一次。 例: M98 P0051002 ; 即代表呼叫副程式號碼 1002,執行 5 次。 副程式呼叫指令( M98 P―)和移動的指令可在同一單節 中被指執行 例: X100.0 M98 P1200; 在此當完成 X 軸方向的移動後,編號"1200"的副程式即 被呼叫。 主程式配合副程式呼叫的指令,其執行順序如下: 主程式 N0010 •••••• ; O1010 •••••; N0020 •••••• ; N1020 •••••; N0030 M98 P0021010; N1030 •••••; N0040 •••••• ; N1040 •••••; N0050 M98 P1010 ; N1050 •••••; N0060 •••••• ; N1060 •••••; M99→(副程式結束) 註:(1)雖然在副程式使用上,借用了輔助機能指令 M98 與 M99,但在實際上 M98 與 M99 指令,並非是機 械輸出的指令。 (2)在位址 P 指定的副程式號碼不能找到時,會產生 ALARM NO.78。 (3)在手動資料輸入(MDI)操作時,副程式呼叫指令 M98 P____不能使用。 (4)當被另一個程式呼叫執行之程式簡稱副程式,被 呼叫時 M99 指令代表副程式結束功能,當不被呼叫 76
情況下執行程式時,M99 指令代表循環功能。
77
26、自動倒角、圓弧角 面倒角與弧角 R 的程式例:
不使用面倒角,圓弧角機能
使用面倒角,圓弧角機能
O1000; N001 G50 S2000; N002 G96 S160 T0202; N003 M03; N004 G00 X30.0 Z3.0; N005 G01 Z-15.0 F0.2; N006 G02 X40.0 Z-20.0 R5.0; N007 G01 X60.0; N008 X70.0 Z-25.0; N009 Z-40.0; N010 X80.0; Z-45.0 N011 X110.0; N012 G03 X120.0 Z-50.0 R5.0; N013 G01 Z-65.0; N014 X142.0; N015 G00 X160.0 Z150.0; N016 M05; N017 M30;
O1000; N001 G50 S2000; N002 G96 S160 T0202; N003 M03; N004 G00 X30.0 Z3.0; N005 G01 Z-20.0 R5.0 F0.2; N006 X70.0 C5.0; N007 Z-45.0 C5.0; N008 X120.0 R5.0; N009 Z-65.0; N010 X142.0; N011 G00 X160.0 Z150.0; N012 M05; N013 M30;
註一:如果在複合機上編輯程式,使用自動倒 C 角編輯程式,必須在符號 C 前面 加上逗號【例如:Z-45.0 ,C5.0;】,目的是用來區分要執行自動倒 C 角或是執 行主軸 C 角度定位。
78
練習: 請以自動倒角、圓弧角指令寫精車程式。
圖(二十五)
79
請以自動倒角、圓弧角指令寫精車程式。
圖(二十六)
80
27、圖面尺寸直接輸入(A 角度) A 機能為在 G01 指令中給與(A)角度及(X,Z)任一軸終 點座標,CNC 則會計算出另一軸座標。 圖例:
範例:
程式: O0001; G50 S2000 M08; G00 G96 S180 T0101 M03; X28.0 Z2.0; G01 Z0.0 F0.15; X30.0 R1.0; Z-20.0;
X60.0 A150.0; G00 X200.0 Z200.0; M30;
81
指
令
指令一覽表(1/2) 刀
X 2 __(Z 2 __)A__;
1
A 1 __; X 3 __Z 3 __A 2 __; 2
X 2 __Z 2 __R 1 __; X 3 __Z 3 __; OR 3 A 1 __ R 1 __; X 3 __Z 3 __A 2 __;
X 2 __Z 2 __C 1 __; X 3 __Z 3 __ OR 4 A 1 __ C 1 __; X 3 __Z 3 __A 2 __;
X 2 __Z 2 __R 1 __; X 3 __Z 3 __ R 2 __; X 4 __Z 4 __ OR 5 A 1 __ R 1 __; X 3 __Z 3 __A__R 2 __; X 4 __Z 4 __ 82
具
移
動
指 X 2 __Z 2 __C 1 __; X 3 __Z 3 __ C 2 __; X 4 __Z 4 __ OR A 1 __ C 1 __; X 3 __Z 3 __A 2 __C 2 __; 6 X __Z __ 4 4
令
指令一覽表(2/2) 刀
X 2 __Z 2 __R 1 __; X 3 __Z 3 __ C 2 __; X 4 __Z 4 __ OR A 1 __ R 1 __; X 3 __Z 3 __ A 2 __C 2 __; 7 X __Z __ 4 4
X 2 __Z 2 __C 1 __; X 3 __Z 3 __ R 2 __; X 4 __Z 4 __ OR A 1 __ C 1 __; X 3 __Z 3 __ A 2 __R 2 __; 8 X __Z __ 4 4
83
具
移
動
(程式範例) 直徑指定,米制輸入
G50 S1500; G00 G96 S200 T0101 M03; X58.0 Z1.0 M08; G01 Z0. F0.3; X60.0 C1.0; Z-30.0 R6.0; X100.0; A170.0 R20.0; X300.0 Z-180.0 A112.0 R15.0; Z-196.0; G00 X400.0 Z100.0; M30; 註 1:以下 G 碼不可和直接輸入圖形指令同一單節,或用於直 接輸入定義連續形狀的圖形尺寸單節間 (1) 00 群的 G 碼(G04 以外)。 (2) 01 群的 G02、G03、G90、G92、G94。 註 2:螺紋切削單節不可使用 R 角。 註 3:在 14.3 指定的倒角及 R 角指令和直接輸入的圖形尺寸 84
不可同時使用。 註 4:當直接輸入圖形尺寸,由下一個單節決定前一個單節的 終點時,不執行單節停止,但是在前一單節終點執行進 給暫停。 註 5:程式中計算交點的限界角度為±1°。(因為這樣計算所得 到的行程距離很大。)
85
28、G40,G41,G42 刀鼻半徑補正 G40:刀鼻半徑取消 G41:沿著車削路徑,工件在刀具右側 G42:沿著車削路徑,工件在刀具左側
G41,G42 程式範例(G41,G42 僅用於精車)
86
* 這 中 間 不 可 再 寫 G42
O0001 ; G50 S2000 ; G40 G00 G96 S180 T0202 ; M03 ; M08 ; G42 G00 X0 Z2.0 ; G01 Z0 F0.15 ; G03 X21.212 Z-25.606 R15.0 ; G01 Z-35.0 ; X38.0 ; X40.0 Z-36.0 ; X44.0 ; G40 G00 X250.0 Z200.0 ; M01 ;
[建議在此行即增加 G40 補正消除之指令, 以避免先前的 G41 或 G42 補正值重複指 定] [務必保持在 2 倍*0.8(刀尖 R 角)≒2.0 以上之距離才不會補正 G42 時,因錯誤而 撞車]
[此為假動作,最好往上約 2 ㎜ (單邊值)以 上之距離,才不會出現錯誤]
1.刀尖 R 角必需在”形狀”之畫面輸入: 先壓 R0.8 再壓 INPUT 2.刀具鼻端形狀位置亦只能在"形狀”之畫面輸入: 先壓 T3 再壓 INPUT 而”磨耗”之畫面也會顯示 T3 工具補正 / 形狀 番號 X
G 01 0.000 G 02 -401.486 G 03 0.000 G 04 0.000 G 05 0.000 G 06 0.000 G 07 0.000 G 08 0.000
01000 N1000 Z R 0.000 0.000 -409.561 0.8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工具補正 / 摩耗 番號 X
T 0 3 0 0 0 0 0 0
W 01 0.000 W 02 -0.020 W 03 0.000 W 04 0.000 W 05 0.000 W 06 0.000 W 07 0.000 W 08 0.000
( 相對座標 ) 0.000 W 0.000 數值 MZ 120. S 0 T
現在位置
磨耗
磨耗
現在位置
( 相對座標 ) 0.000 W 0.000 數值 MZ 120. S 0 T U
U
形狀
01000 N1000 Z R 0.000 0.000 -0.0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工件移
87
形狀
工件移
T 0 3 0 0 0 0 0 0
3.假想刀尖的方向,以”T”表示的圖示如下:
88
29、擋料器配合 G10 機能程式範例(手動拉料) G10 機能為利用程式來移動工件原點(X0,Z0),進而達 到一次加工好幾個工件。 圖例如下:每拉一次料加工三個工件。
每次位移量 = 10 + 3 + 0.5 = 13.5 ↑ ↑ ↑ 工 切 端 件 斷 面 長 刀 欲 寬 加 工 量
89
程式範例: O2006;(主程式) G10 P0 Z0; G00 T0101; 擋料器 X0 Z0.5; 拉 料 M11; M00; G00 X200. Z150.; M01; N1 G10 P0 Z0; M98 P1234; N2 G10 P0 Z13.5; M98 P1234; N3 G10 P0 Z27.; M98 P1234; G10 P0 Z0; M30;
O1234;(副程式) N1 G50 S2000; G0 G97 S180 T0202 M03; M08; X35. Z0; G1 X-2. F0.2; G0 Z1. X22.; R1. G01 X26. R1..; Z-5.; X28.; X30. Z-6.; Z-14.; G0 X200. Z150.; M01; N2 G50 S1500; G0 G96 S100 T0404 M03; M08; X35. Z5.; Z-13.; G1 X-1. F0.1; G0 X35.; X200. Z150.; M99;
90
30、拉料器配合 G10 程式範例 V-TURN 系列(V-16.20,26,36,46 適用) ----自動拉料器之使用範例程式----
PS: G98: 每分鐘進刀量(㎜/min) → 主軸不轉 GO1 也會走 G99: 每轉進刀量(㎜/rev) → 主軸順轉 GO1 才會走 主程式: O0001 ; N1; (拉料) G98; (模式由: “每轉進刀量”改 → “每分鐘進刀量”) G00 T0202 ; X0. Z0. ; G01 Z-20.0 F500 ; (F=500 ㎜/min ,不可加小數點!!) M11 ; (夾頭打開) G01 Z0. F800 ; (拉料套筒將棒材拉出) M10 ; (夾頭夾緊) G00 Z50.0 ; (拉料套筒將脫離棒材) X150.0 Z100.0 ; (退刀) M01; N2 G10 P0 X0 Z0; M98 P7019; 車第一個工件 M01; N3 G10 P0 X0 Z13.; M98 P7019; 車第二個工件 M01; N4 G10 P0 X0 Z26.; M98 P7019; 車第三個工件 M01; N5 G10 P0 X0 Z39.; M98 P7019; 車第四個工件 M01; N6 G10 P0 X0 Z0; M30;
91
副程式 O7019; N1 (端面及外徑) G50 S2000; G00 G99 G96 S180 T0606; M03; M08; G00 X54.0 Z0; G01 X38.0 F0.25; G00 Z1.0; X46.0; G01 X50.0 Z-1.0 F0.2; Z-12.5 F0.25; X54.0; G00 X200.0 Z200.0; M01;
N2 (內孔); G50 S2000; G00 G99 G96 S170 T0404; M03; M08; G00 X44.0 Z1.0; G01 X40.0 Z-1.0 F0.2; Z-12.0 F0.25; X38.0; G00 Z10.0; X200.0 Z200.0; M01; N3 (切斷); G00 G99 G97 S700 T0707; M03; M08; G00 X54.0 Z-12.0; G01 X38.0 F0.08; G00 X200.0 Z100.0; M30; 註:一、(1) T0404 內徑刀(2) T0606 外徑刀(3) T0202 拉料器(4) T0707 切斷刀。 二、WORK SHIFT(工件移)的劃面全部須為 0,不得有任何數字。 三、參數(PARAMETER)不必修改。 四、管料長度宜適宜,最好不要超過主軸後端油壓缸,且主軸通 管內須加裝塑鋼套筒,以防止工件旋轉時打到通管。 五、經常有些人在用過拉料器後,因為忘了把模式由 G98 改回 G99 就會產生"P/S 011 ALARM"。倒不是 G01 內的 F--忘了 指定,而是 G98、G99 之模式錯誤導致。
92
31、攻牙程式範例 註:需用彈性筒夾來攻牙,否則 TAP(絲攻)會斷掉 N3; G00
G97
S300 T0202; Æ 攻牙 RPM 不可太快!!
M03; M08; G00 G32
X0
Z5.0; Æ 工件中心座標 Z-20.0 F1.0 M05;
主軸停止 螺距 (PITCH) G04 X5.0;(主軸暫停 5 秒,以確保完全停住) G32 G00
Z5.0 X250.0
M04; 主軸反轉 200.0; (退刀)
M01;
93
32、G92 多頭螺紋程式範例
請以V-26 車床試寫出一個四螺紋之車牙程式 (外徑及溝槽不必寫) O0008 ; (主程式) G00 G97 S700 T0202 ; M03 ; G00 X52.0 Z10.0 ; M98 P0007 ; G00 Z11.0 ; M98 P0007 ; G00 Z12.0 ; M98 P0007 ; G00 Z13.0 ; M98 P0007 ; G00 X150.0 Z150.0 ; M30 ;
O0007 ; (副程式) G92 X49.3 Z-27.0 F4.0 ; X48.9 ; X48.7 ; X48.7 ; M99 ; (副程式的結束)
94
33、G76 多頭螺紋程式範例 Ⅰ: 雙頭螺紋. 例 : M50XP2.0 一雙頭螺紋. 在此情況下,車第一頭螺紋,須先車 P4.0,然後位移加工起始點 P4.0 之一半,即 2m/m , 再以 P4.0 車第 2 頭螺紋即可。 O0001; ( 主程式 ) O1234 ; ( 副程式 ) N1 G00 G97 S600 T0101; G76 P010060 Q100 R0.1 ; M03; G76 X47.402 Z-40.0 P1299 Q500 F4.0; M08; M99; X55.0 Z10.0; M98 P1234; G00 Z12.0; M98 P1234; G00 X200.0 Z100.0 M09; M05; M30; Ⅱ:三頭螺紋 例 : M50 XP2.0-三頭螺紋 相同的每車一頭螺紋使用牙距為 6.0mm,然後位移加工起始點 P6.0 之 1/3 即 2mm,車第二頭螺紋,再位移 P6.0 之 2/3 即 4mm 車 第三頭螺紋。
O0001; ( 主程式 ) N1 G00 G97 S600 T0101; M03; M08; X55.0 Z10.0; M98 P5678; G00 Z12.0; M98 P5678; G00 Z14.0 ; M98 P5678 G00 X200.0 Z100.0 M09 M05; M30;
O5678 ; ( 副程式 ) G76 P010060 Q100 R0.1 ; G76 X47.402 Z-40.0 P1299 Q500 F6.0; M99;
95
34、8 字油溝程式範例
S*F <4000
第 一 次 切 削 第 二 次 切 削
O0001; N1G00 G97 S150 T0202; M03; M08; X40.0 Z2.0; Z-11.9; G32 X23.52 F20.0; G32 Z-88.1 F25.4; G32 Z-11.9 F25.4; G32 X39.80 F20.0; G00 Z-11.9; G32 X23.32 F20.0; G32 Z-88.1 F25.4; G32 Z-11.9 F25.4; G32 X40.0 F20.0; G00 X200.0 Z100.0; M30;
96
ÆX40.0 可任意給,須在工件外 或孔內 ÆF20.0 可自行調整,若改整個 程式中的 F20.0 皆需改。 →第 1 刀行程 40-23.52=16.48 加工時每一次入刀點行程必須 保持 16.48mm 之距離,所以退刀 要回到 39.80-23.32=16.48
PS:(1)不可使用 G92、G76 指令。 (2)切削次數可自行增加至所需 要之尺寸。
35、管用推拔螺紋 適用於推拔外螺紋及推拔內螺紋之標準螺峰 粗實線表示標準螺峰 P=25.4/n H=0.960237P h=0.640327P r=0.137278P
適用於平行內螺紋之標準螺峰 '
粗實線表示標準螺峰 P=25.4/n H'=0.960491P h'=0.640327P r'=0.137329P
'
'
'
'
'
'
'
97
與推拔外螺紋及推拔內螺紋或平行內螺紋之配合
'
標
稱
PT 1/8 PT 1/4 PT 3/8 PT 1/2 PT 3/4 PT 1 PT 1 1/4 PT 1 1/2 PT 2 PT 2 1/2 PT 3 PT 3 1/2 PT 4 PT 5 PT 6 PT 7 PT 8 PT 9 PT 10 PT 12
螺紋數 (每 25.4 mm/n) 28 19 19 14 14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螺 紋 螺 距 螺峰高度 P h
0.9071 1.3368 1.3368 1.8143 1.8143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2.3091
0.581 0.856 0.856 1.162 1.162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圓角 r 或 r'
0.12 0.18 0.18 0.25 0.25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98
外徑
d
根徑 D 9.728 13.157 16.662 20.955 26.441 33.249 41.910 47.803 59.614 75.184 87.884 100.330 113.030 138.430 163.830 189.230 214.630 240.030 265.430 316.230
標 準 徑 外 螺 紋 有效徑 d2 內 螺 紋 有效徑 D2 9.147 12.301 15.806 19.793 25.279 31.770 40.431 46.324 58.135 73.105 86.405 98.851 111.551 136.951 162.351 187.751 213.151 238.551 263.951 314.751
根徑 d1 內徑 D1 8.566 11.445 14.950 18.631 24.117 30.291 38.952 44.845 56.656 72.226 84.925 97.372 110.072 135.472 160.872 186.272 211.672 237.072 262.472 313.272
標準徑之位置 外螺紋 內螺 紋 油管端 管端 部 標 稱 標準 長度
a PT 1/8 PT 1/4 PT 3/8 PT 1/2 PT 3/4 PT 1 PT 1 1/4 PT 1 1/2 PT 2 PT 2 1/2 PT 3 PT 3 1/2 PT 4 PT 5 PT 6 PT 7 PT 8 PT 9 PT 10 PT 12
3.97 6.01 6.35 8.16 9.53 10.39 12.70 12.70 15.88 17.46 20.64 22.23 25.40 28.58 28.58 34.93 38.10 38.10 41.28 41.28
軸線 方向 之容 許差 ±b 0.91 1.34 1.34 1.81 1.81 2.31 2.31 2.31 2.31 3.46 3.46 3.46 3.46 3.46 3.46 5.08 5.08 5.08 5.08 6.35
軸線 方向 之容 許差 ±c 1.13 1.67 1.67 2.27 2.27 2.89 2.89 2.89 2.89 3.46 3.46 3.46 3.46 3.46 3.46 5.08 5.08 5.08 5.08 6.35
平行 螺紋 之D D2 及 D1 之 容許 差±
0.071 0.104 0.104 0.142 0.142 0.180 0.180 0.180 0.180 0.217 0.217 0.217 0.217 0.217 0.217 0.318 0.318 0.318 0.318 0.397
外螺 紋 由標 準徑 之位 置向 大徑 側f
2.5 3.7 3.7 5.0 5.0 6.4 6.4 6.4 7.5 9.2 9.2 9.2 10.4 11.5 11.5 14.0 14.0 14.0 14.0 17.5
有效螺紋長度(最小) 內螺紋
配管用碳鋼管 尺寸 (參考)
推拔內螺紋
平行內螺紋
由標準徑之 位置向小徑 側l
由管或管接 頭 l' (參照)
無不完全螺 紋部時 推拔內螺紋 平行內螺紋 由標準徑或 配管接頭 t
6.2 9.4 9.7 12.7 14.1 16.2 18.5 18.5 22.8 26.7 29.9 31.5 35.8 40.1 40.1 48.9 52.1 52.1 55.2 58.7
7.4 11.0 11.4 15.0 16.3 19.0 21.4 21.4 25.7 30.2 33.3 34.9 39.3 43.6 43.6 54.0 57.2 57.2 60.3 65.1
4.4 6.7 7.0 9.1 10.2 11.5 13.4 13.4 16.9 18.6 21.1 22.4 25.9 29.3 29.3 35.1 37.6 37.6 40.1 41.9
有不完全螺紋部時
99
外徑
10.5 13.8 17.3 21.7 27.2 34.0 42.7 48.6 60.5 76.3 89.1 101.6 114.3 139.8 165.2 190.7 216.3 241.8 267.4 318.5
厚度
2.0 2.3 2.3 2.8 2.8 3.2 3.5 3.5 3.8 4.2 4.2 4.2 4.5 4.5 5.0 5.3 5.8 6.2 6.6 6.9
34-1、內徑斜度牙程式範例
端面和終點之直徑差 終點之內徑 終點之根徑 起點至終點之距離 起點至終點之直徑差 斜率 R(內牙由外向內為正) 單邊牙深
: 22.8×1/16 = 1.425 : 56.656 - 1.425 = 55.231 : 59.614 - 1.425 = 58.189 : 10 + 22.8 = 32.8 : 32.8×1/16 = 2.05 : 2.05÷2 = 1.025 : (59.614 - 56.656)÷2 = 1.479
O1234 ; N1 G00 G97 S1000 T0202 ; M03 ; M08 ; X53.0 Z10.0 ; (比 55.231 小約 2mm 左右) G76 P010055 Q100 R0.1 ; G76 X58.189 Z-22.8 P1479 Q500 R1025 F2.3091 ; G00 X100.0 Z100.0 ; M30 ; 100
34-2、外徑斜度牙程式範例
標準徑和終點之直徑差 終點之外徑 終點之根徑 起點至終點之距離 起點至終點之直徑差 斜率 R(外牙由外向內為負) 單邊牙深
: 6.4×1/16 = 0.4 : 47.803 + 0.4 = 48.203 : 44.845 + 0.4 = 45.245 : 10 + 12.7 + 6.4 = 29.1 : 29.1×1/16 = 1.818 : -1.818÷2 = -0.909 : (47.803 - 44.845)÷2 = 1.479
O5678 ; N1 G00 G97 S1000 T0404 ; M03 ; M08 ; X50.0 Z10.0 ; (比 48.203 大約 2mm 左右) G76 P010055 Q100 R0.1 ; G76 X45.245 Z-19.1 P1479 Q500 R-0.909 F2.3091 ; G00 X100.0 Z100.0 ; M30 ; 101
附錄一:切削米速表 ----切削米數表---方式 材質 S45C 中碳鋼 SCM 合金鋼 FC 鑄鐵 Cu 銅 Al 鋁 SUS 不鏽鋼
切削米數=
粗
車
精
車
車
牙
截 切
溝 斷
鑽
孔
160~180
180~200
120
100
25
130~150
200
100
100
25
100~130
180
100
80
25
220~250
220~250
130
130
30
300
300
150
150
60
70~80
90~100
60
50
15
3 .1 4 1 6 × 直 徑 × 轉 速 -------G96 S____ 1000
切 削 米 數 × 1000 轉速 N= ----------G97 S____ 3 .1 4 1 6 × 直 徑 (RPM) (轉/分)
最高轉速設定---------------------------------------G50 S____
102
附錄二:螺紋切削表 公 距 深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6次 7次 8次 9次
制
英 牙/吋 牙 距 牙 深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6次 7次
制
牙 牙
切削 量及 切削 次數
切削 量及 切削 次數
螺
紋
1 0.649 0.7 0.4 0.2
螺 紋 24牙 1.0583 0.678 0.8 0.4 0.16
牙深h1=0.6495P 1.5 2.0 2.5 0.974 1.299 1.624 0.8 0.9 1.0 0.6 0.6 0.7 0.4 0.6 0.6 0.16 0.4 0.4 0.1 0.4 0.15
P=牙距(PITCH) 3.0 3.5 1.949 2.273 1.2 1.5 0.7 0.7 0.6 0.6 0.4 0.6 0.4 0.4 0.4 0.4 0.2 0.2 0.15
牙深h1=0.6403P 18牙 16牙 14牙 1.4111 1.5875 1.8143 0.90 1.016 1.162 0.8 0.8 0.8 0.6 0.6 0.6 0.3 0.5 0.5 0.11 0.14 0.3 0.21
P=牙距(PITCH) 12牙 10牙 2.1167 2.5400 1.355 1.626 0.9 1.0 0.6 0.7 0.6 0.6 0.4 0.4 0.21 0.4 0.16
103
4.0 2.598 1.5 0.8 0.6 0.6 0.4 0.4 0.4 0.3 0.2
8牙 3.1750 2.033 1.2 0.7 0.6 0.5 0.5 0.4 0.17
附錄三、程式解答 圖(一)註解
圖(五)註解
X38.0 Z0.0; X38.0 Z-17.0; X80.0 Z-17.0; X80.0 Z-37.0;
N1 G00 G97 S1800 T0101; M03; M08; X30.0 Z2.0; G01 Z-15.0 F0.15; X50.0; Z-32.0; X57.0; G00 X100.0 Z100.0; M30;
圖(二)註解 X22.0 Z0.0; X22.0 Z-20.0; X40.0 Z-39.0; X40.0 Z-53.0; X78.0 Z-53.0; X78.0 Z-70.0; 圖(三)註解 X0.0 Z0.0; X42.0 Z-15.0; X42.0 Z-27.0; X84.0 Z-32.0; X84.0 Z-54.0; 圖(四)註解
圖(六)註解 N1 G00 G97 S1800 T0202; M03; M08; X30.0 Z2.0; G01 Z-10.0 F0.15; X40.0 Z-35.0; X50.0; Z-47.0; X57.0; G00 X100.0 Z100.0; M30;
X80.0 Z0.0; X68.0 Z0.0; X68.0 Z-12.0; X48.0 Z-12.0; X30.0 Z-39.0; X16.0 Z-39.0; X16.0 Z-52.0;
104
圖(七)註解
圖(九)註解
N1 G00 G97 S1900 T0303; M03; M08; X0.0 Z2.0; G01 Z0.0 F0.15; X40.0 Z-10.0; Z-20.0; X50.0 Z-40.0; Z-50.0; X57.0; G00 X100.0 Z100.0; M30;
N1 G00 G97 S1200 T0606; M03; M08; X26.0 Z2.0; G01 Z0.0 F0.15; G03 X30.0 Z-2.0 R2.0; G01 Z-10.0; X60.0 Z-30.0; X74.0; G03 X80.0 Z-33.0 R3.0; G01 Z-50.0; X87.0; G00 X200.0 Z100.0; M30;
圖(八)註解 N1 G00 G97 S1500 T0505; M03; M08; X18.0 Z2.0; G01 Z0.0 F0.16; G03 X20.0 Z-1.0 R1.0; G01 Z-27.0; G02 X26.0 Z-30.0 R3.0; G01 X50.0; G03 X60.0 Z-35.0 R5.0; G01 Z-60.0; X72.0; G00 X150.0 Z100.0; M30;
圖(十)註解 N1 G00 G97 S1400 T0707; M03; M08; X82.0 Z2.0; G01 Z0.0 F0.15; G02 X80.0 Z-1.0 R1.0; G01 Z-7.0; X64.0; G02 X60.0 Z-9.0 R2.0; G01 Z-27.0; G03 X54.0 Z-30.0 R3.0; G01 X34.0; G02 X30.0 Z-32.0 R2.0; G01 Z-47.0; G00 X28.0 Z2.0; X200.0 Z200.0; M30;
105
圖(十一)註解: N1 G00 G97 S1000 T0303; M03; M08; X44.0 Z10.0; G92 X41.5 Z-28.0 F2.5; X41.2; X40.9; X40.7; X40.5; X40.3; X40.1; X39.9; X39.7; X39.5; X39.3; X38.9; X38.8; X38.752; X38.752; G00 X200.0 Z100.0; M30; 圖(十一)註解: N1 G00 G97 S1000 T0303; M03; M08; X44.0 Z10.0; G76 P010060 Q100 R0.1; G76 X38.752 Z-28.0 P1623 Q500 F2.5; G00 X200.0 Z100.0; M30
106
圖(十二)註解: N1 G00 G97 S1000 T0404; M03; M08; X44.0 Z2.0; Z-6.0; G92 X46.1 Z-44.0 F3.0; X47.3; X48.0; X48.6; X49.0; X49.4; X49.8; X50.0; X50.0; G00 Z2.0; X200.0 Z200.0; M30 圖(十二)註解: N1 G00 G97 S1000 T0404; M03; M08; X44.0 Z2.0; Z-6.0; G76 P010060 Q100 R0.1; G76 X50.0 Z-44.0 P1948 Q500 F3.0; G00 Z2.0 ; X200.0 Z200.0; M30;
107
圖(十三)註解: N1 G00 G97 S1500 T0505; M03; M08; X27.0 Z10.0; G92 X24.6 Z-21.0 F2.2086; X24.0; X23.6; X23.2; X22.8; X22.6; X22.571; X22.571; G00 X200.0 Z100.0; M30; 圖(十三)註解: N1 G00 G97 S1500 T0505; M03; M08; X27.0 Z10.0; G76 P010055 Q100 R0.1; G76 X22.571 Z-21.0 P1414 Q500 F2.2086; G00 X200.0 Z100.0; M30;
108
圖(十四)註解: N1 G00 G97 S1000 T0606; M03; M08; X46.0 Z10.0; G92 X48.7 Z-38.0 F2.309; X49.3; X49.7; X50.1; X50.5; X50.7; X50.8; X50.8; G00 X200.0 Z150.0; M30; 圖(十四)註解: N1 G00 G97 S1000 T0606; M03; M08; X46.0 Z10.0; G76 P010055 Q100 R0.1; G76 X50.8 Z-38.0 P1478 Q500 F2.3090; G00 X200.0 Z150.0; M30;
109
圖(十五)註解:
圖(十六)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909; M03; M08; X82.0 Z2.0; G90 X75.0 Z-17.0 F0.25; X70.0; X65.0; X60.0; X55.0; X50.0; X45.0; X40.0; X38.0; G00 X200.0 Z200.0; M30;
N1 G50 S1800; G00 G96 S150 T1010; M03; M08; X57.0 Z2.0; G90 X50.0 Z-32.0 F0.25; X45.0 Z-15.0; X40.0; X35.0; X30.0; G00 X100.0 Z100.0; M30;
圖(十五)註解: G00 X200.0 Z100.0; M30;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909; M03; M08; X82.0 Z2.0; G94 X38.0 Z-2.0 F0.2; Z-4.0; Z-6.0; Z-8.0; Z-10.0; Z-12.0; Z-14.0; Z-16.0; Z-17.0; G00 X200.0 Z100.0; M30;
圖(十六)註解: N1 G50 S1800; G00 G96 S150 T1010; M03; M08; X57.0 Z2.0; G94 X30.0 Z-2.0 F0.25; Z-4.0; Z-6.0; Z-8.0; Z-10.0; Z-12.0; Z-14.0; Z-15.0; X50.0 Z-17.0; Z-19.0; Z-21.0; Z-23.0; Z-25.0; Z-27.0; Z-29.0; Z-31.0; Z-32.0; G00 X100.0 Z100.0; M30; 110
圖(十七)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303; M03; M08; X52.0 Z2.0; G71 U2.5 R1.0; G71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X21.0; G01 Z0.0 F0.15; X25.0 Z-2.0; Z-12.0; X31.0 Z-15.0; X39.0; X45.0 Z-18.0; Z-30.0; N102 X52.0; G00 X100.0 Z10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180 T0505; M03; M08; X52.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100.0 Z100.0; M30;
111
圖(十八)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404; M03; M08; X77.0; Z2.0; G71 U2.5 R1.0; G71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X14.0; G01 Z0.0 F0.15; X20.0 Z-3.0; Z-10.0; X40.0 Z-17.0; Z-27.0; X60.0; G03 X68.0 Z-31.0 R4.0; G01 Z-42.0; N102 X77.0; G00 X150.0 Z15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180 T0606; M03; M08; X77.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150.0 Z150.0; M30;
112
圖(十九)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505; M03; M08; X28.0 Z2.0; G71 U2.0 R1.0; G71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X72.0; G01 Z0.0 F0.15; X60.0 Z-5.0; Z-25.0; X50.0; X30.0 Z-40.0; N102 Z-57.0; G00 X200.0 Z20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180 T0707; M03; M08; X28.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Z200.0; M30;
113
圖(二十)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606; M03; M08; X102.0 Z0.1; G01 X-1.6 F0.2; G00 X102.0 Z2.0; G71 U2.5 R1.0; G71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X24.0; G01 Z0.0 F0.15; X45.0 Z-21.0; X54.0; G03 X58.0 Z-23.0 R2.0; G01 Z-44.0; G02 X68.0 Z-49.0 R5.0; G01 X82.0; G03 X88.0 Z-52.0 R3.0; G01 Z-73.0; N102 X102.0; G00 X200.0 Z20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180 T0808; M03; M08; X26.0 Z0.0; G01 X-0.8 F0.15; G00 X102.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Z200.0; M30;
114
圖(二十一)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707; M03; M08; X22.0 Z2.0; G71 U2.0 R1.0; G71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X96.0; G01 Z0.0 F0.15; G02 X88.0 Z-4.0 R4.0; G01 Z-9.0; G03 X78.0 Z-14.0 R5.0; G01 X62.0; G02 X54.0 Z-18.0 R4.0; G01 Z-28.0; G03 X48.0 Z-31.0 R3.0; G01 X28.0; X24.0 Z-33.0; N102 Z-48.0; G00 X200.0 Z20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200 T0909; M03; M08; X22.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Z200.0; M30;
115
圖(二十二)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150 T0808; M03; M08; X28.0 Z2.0; G71 U2.0 R1.0; G71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X104.0; G01 Z0.0 F0.15; X100.0 Z-2.0; Z-47.0; X94.0 Z-50.0; X62.0; X60.0 Z-51.0; Z-100.0; X30.0 Z-130.0; N102 Z-102.0; G00 X200.0 Z20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190 T1010; M03; M08; X28.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Z200.0; M30;
116
圖(二十三)註解: N1 G50 S1500; G00 G96 S150 T1010; M03; M08; X152.0 Z2.0; G72 W2.0 R1.0; G72 P101 Q102 U0.2 W0.1 F0.22; N101 G00 Z-42.0; G01 X140.0 F0.15; Z-20.0; X132.0 Z-16.0; X88.0; G03 X82.0 Z-13.0 R3.0; G01 Z-8.0; G02 X78.0 Z-6.0 R2.0; X38.0; X22.0 Z0.0; N102 X-0.8; G00 X200.0 Z150.0; M01; N2 G50 S2000; G00 G96 S200 T0202; M03; M08; X152.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Z150.0; M30;
117
圖(二十四)註解: N1 G50 S2500; G00 G96 S150 T0101; M03; M08; X52.0 Z2.0; G72 W2.0 R1.0; G72 P101 Q102 U0.2 W0.1 F0.25; N101 G00 Z-18.0; G01 X45.0 F0.15; Z-10.164; G02 X42.902 Z-8.403 R2.0; G02 X16.0 Z-5.0 R28.281; G01 X5.0; Z0.0; N102 X-0.8; G00 X200.0 Z100.0; M01; N2 G50 S2500; G00 G96 S180 T0303; M03; M08; X52.0 Z2.0; G70 P101 Q102; G00 X200.0 Z100.0; M30;
118
圖(二十五)註解: N1 G50 S2000; G00 G96 S200 T0808; M03; M08; X22.0 Z2.0; G01 Z0.0 F0.15; X38.0 Z-6.0; X82.0 R2.0; Z-16.0 R3.0; X140.0 C4.0; Z-42.0; X152.0; G00 X200.0 Z150.0; M30; 圖(二十六)註解: N1 G50 S2500; G00 G96 S200 T0909; M03; M08; X96.0 Z2.0; G01 Z0.0 F0.15; G02 X88.0 Z-4.0 R4.0; G01 Z-14.0 R5.0; X54.0 R4.0; Z-31.0 R3.0; X24.0 C2.0; Z-48.0; G00 X22.0 Z2.0; X200.0 Z200.0; M30;
119
台中精機 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網址:http://www.or.com.tw 精機集團 總 公 司:台中市台中港路三段 266 號 總機:(04)23592101 傳真:(04)23592943 中區服務專線:(0800)435030 傳真:(04)23593389 北區行銷服務中心:(03)3288296 傳真:(03)3286065